清明扫墓随笔

时间:2025-09-19 17:08:31
清明扫墓随笔

清明扫墓随笔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扫墓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扫墓随笔1

院中紫红色的芍药已长一尺多高,牡丹也在春风中长出了绿叶,枸骨树,铁树还有枫树又长出了新芽,桃花,梨花和各种菜花都已开放,院外的麦苗郁郁葱葱,再过一个星期,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将到了,现在正是扫墓的时候,许多的过往又浮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说到清明节扫墓,我自己也感觉奇怪,不知何故就想到老屋的西面山墙边的两口棺材,棺材表面油漆早已剥落,看上去已是很古老的木头,如同老奶奶额上的皱纹一般,厚厚的棺盖是双层的,问年长的也不知何故,好像大户人家才这样做。

四十二年前,我还在上小学,记得有时放学回来在那里玩,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从棺盖缝隙处向里看,里面有面镜子,还有梳子等生活用品,在棺材的中间有一幅画像,圆圆的脸,戴着圆圆的帽。父亲曾告诉我,那是我的高祖父,高祖父靠一付机匠担子与织布的手艺,凭着聪明与勤劳,年轻时就闯荡社会,创立了不少家业留给了子孙后代,为庇佑后代,年老时请风水先生给自己看了一块高高的沙丘地,死后与高祖母葬在一起。每年,他的子孙都会在清明节时去进行修理坟墓,有几根紫荆藤已爬上了高高的坟顶。(有年长的说这是象征子孙兴旺)。听父亲回忆,到七十年代中期,国家要求复耕,地方上平整土地,将坟地也平了,当时两口棺材动用了两个生产队的小伙子才抬了上来,棺材里也不知怎么回事盛满了水,在底部还有两条锂鱼在游动着(有年长的说这是宝地,对后人有利,这是大富大贵的象征啊)。

所有这些我没有亲眼所见,但我在上小学时,曾亲眼目睹曾祖父的坟,就在老家不远(约一里路左右)的高田上,那高田上埋有几十个坟墓,像一个个小山丘,远远看去,曾祖父的墓是最高最大的。有时放学后去割羊草,就在那坟滩中转悠,有一次,我忽然发现那坟中裂开了一条缝,向里看时,好像有雾气向外冒。回来告诉祖父,祖父让我不要在外说,并告诉我:曾祖父继承了高祖父的织布厂,还有一制香的作坊,以及开的一个商店,当时生活应该算是较富裕。现在祖坟开裂,可能有什么好事要发生,这应该是个好兆头,不是家里有人要做官,就是家里有人做生意要赚大钱。这有没有科学依据,那时,我似懂非懂,将信将疑。不几年后,曾祖父的坟也被平整土地而铲平,在坟底挖出一条足有两米长的大黑蛇,眼睛与头像青蛙一般,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但在后人中确实有人做生意,有人上了大学,但当上大官发了大财的却至今我未发现。

再说祖坟平了以后,祖父与父亲就将高祖父与曾祖父未腐烂的骨骼等各用一口坛子装好,并分别将高祖父与曾祖父埋葬在靠老屋附近的竹园里,在墓的周围栽了一些棕榈树,还有松树。 现回忆起来,还恍如眼前:每到清明节的前一天,祖父或父亲在太阳要落山时,就去将坟墓上的杂草清除,并培添新土,墓顶稍整平,在土质比较结实的沟渠边,用锹铲出两块碗形的土块,一块大头朝下,放在坟顶,另一块小头朝下,垒到第一块上,并将剪好的绿白黄纸夹压在两块之间(意思是说清明节阴间人过年,这种做法是活着的后人在给死去的先人贴对子),这些做好后,我与兄弟还有隔壁的.叔伯兄弟们每人夹上几道黄纸,一个个依次在坟前嗑头,接着把纸烧了,意思是给祖先们送钱,愿先人保佑家人平安幸福。记得外婆刚去世的几年,我大概小学四五年级时,母亲总要让我在清明节前几天去外婆坟上嗑头烧纸,外公去世得早,我没有看到,也不知长什么模样,更不知坟在哪里。外婆一生忠厚善良,朴实无华,六十岁不到就离我们而去,每当想起,心中就感到十分悲哀,自从参加工作后,只有到春节期间去舅舅家拜年时才到外婆坟头叩拜一下。

到清明节这天,按照当地风俗,各家各户中午都要进行祭祖仪式,我们家是从高祖父开始按去世的先人盛饭碗,去世几位就盛几碗饭到桌边,依次放好筷子,三面摆好板凳,八仙桌是在正堂中间,大面朝正门口,桌中端上鱼肉等六样烧好的菜,大面放上香炉蜡烛台,父亲点着蜡烛,并点上一股香,然后按辈份大小次序,恭恭敬敬面向正中嗑头。那时我与弟弟都小,玩皮,在敬祖过程中,决不让我们碰到桌椅板凳,可能是怕打扰先人们吃饭吧。祖母看到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余烟袅袅,就会说这是祖先们吃得开心,见到香火旺便说是子孙旺。嗑拜完毕,烧纸,如今是烧用银箔折的元宝,烧毕,收完饭菜,本可自已开始就餐,但我们家特别,因祖母的兄弟姐妹都在很远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娘家只有我的祖母在家乡,不管我们肚子多饿,祖母总用一张小方桌放到门口场上,放上一张板凳,桌边摆上两个饭碗,并端上几个菜,让我们也来敬一下她的爹娘。现在想起这些,心里就会感觉一阵阵酸涩,泪水不由得浸满眼眶,真不知如何描述自已的心情。

就在十二年前,我敬爱的慈祥的祖父去世了,没有坟墓,火化后就摆放在村里的一座小陵房靠墙边的小格子中,在这十二年里,每年的清明节下午,我与弟弟还有孩子都会去祭拜。去年的夏天,我的勤俭和谐的祖母也不幸去世了,真不知怎样安放我的心,我让爱人去给祖母买个好一点的墓地,将祖父也迁徙到那里与祖母同在一起,日落归根,入土为安,总算了却了一个心愿,从此,我们会在春节前,清明节前,每年两次去祭拜。就在今天下午,祖母的侄女,侄孙与侄孙女们突然从不远千里的宁夏来看我的祖母,可再也见不到了,我只得带他们去陵园墓地烧些纸给祖父与祖母,这让我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我想,亲情永远是血浓于水的,要是祖母在世看到他们该是多么的高兴啊!

适值清明节到来之际,回顾了去世的先人,不知怎么又想起上小学时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去祭扫一位姓杨的烈士,许多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得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下午,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大家穿上整洁的衣服,系着红领巾,不像现在带水带吃的,同学们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步行,领头的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后面几位捧着自己扎的花圈,来到杨正余烈士的墓地。班主任带同学们按班级排好队,仪式正式开始,全体肃立,主持人是体育老师,请少先队队长向革命烈士杨正余同志敬献花圈,请校长宣布向杨烈士致默哀,大家有帽的脱帽,进行三鞠躬。接着请本村的一位老共产党员讲述烈士的英雄事迹,学校领导发表讲话,学生代表发言,再有学校教导主任与学生们在烈士墓前举起右手握拳宣誓:我们一定不辜负烈士的遗愿,继承革命光荣传统,为完成烈士未竞的事业,好好学习,做革命事业接班人!杨正余烈士,您安息吧!宣誓完毕,大家绕墓一周,然后按秩序返校。星期五作文课,要写一篇以参加扫墓为主题的作文。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这里的小学早撤离了,连中学也集中到城区去了,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对如今农村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已感陌生,大地茫茫,我心顿生凄凉空漠之感!

我在迷离恍惚中,忽然还想起两年之前,在清明节前,曾去常州清明山悼念一位姓张的革命先辈,拾级而上,大约有二百几十级台阶才来到先辈墓 ……此处隐藏6418个字……我想起了她们狼狈而逃的样子,禁不住笑了出来,就这样,表姐生气了。我想着想着,太太墓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

我拜了几拜,对太太说了几句话,就走下阶梯找爸爸去了,妈妈说:“爸爸在找杨梅树。”我就随着声音寻了过去,一条小沟,长达1米的石头,我都过去了,可谁知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摆在我面前,我一下子就怕了,一路小跑,回到了石台前。

本来打算去两座墓的,可后来因为堵车,已5点了,所以提前回来,当然,我把从山上看下来的两根竹子也带回了家。

清明扫墓随笔12

花儿红了,草儿绿了,雪儿化了,春天到了。清明节妈妈带我去位于107国道以东的鸿宝园林踏青。走在郊外的小路上,一阵微风吹过,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远看,田野 里的小麦郁郁葱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近看,路旁的柳树吐出来嫩绿的新芽,像春姑娘的.长发,路边绚丽的油菜花绽放着笑脸,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在争奇斗艳。此时此刻,我完 全被眼前美丽的春景所吸引,深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步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望不到边的玉兰苑,远看那玉兰花有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它们怒放着,如雪、如水、如诗、如画。一阵微风吹过,玉兰花抖动着身体犹如少女的裙子起舞 弄影。我再走近一看,一朵玉兰花舒展开了花瓣,淡白的颜色,美丽极了,再看那边的花儿,还是一朵花骨朵呢!跟月季花比不如月季花的姹紫嫣红;跟茉莉花相比,它也不如茉莉花的香复郁芳香。但 是但是它却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美化着我们的城市。

再往里走,是一片梨园,那里种植着几十品种的梨树。现在正值梨花开放的季节。远看,梨园白茫茫一片,仿佛刚下过雪一样。

春天,让花红柳绿;春天,让万物复苏;春天,让大地苏醒,谁不为你高歌,谁不为你低吟?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更不可辜负春天的恩赐!

清明扫墓随笔13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下个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都来祭奠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

站在烈士墓前,我的心忐忑不安。思绪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革命烈士为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鲜血。为的是什么?在许多词战争中烈士们都表现的很英勇。我们站在眼前这个烈士墓前,默哀了一分钟。在这一分钟内让我联想到了许多为拯救人民壮烈牺牲的烈士们。在我默哀时,全场所有人都嬉皮笑脸,仿佛感觉这不是扫墓而是春游。从冯老师乃发自肺腑的演讲时,没人再嬉皮笑脸,而是默默的把头底下去。我在这次扫墓中有许多体会和很多深深印在我心中的耻辱。当我走在回去的路上,感到心一阵又一阵的哭泣。

烈士们在抗美援朝以及抗日战争等付出了生命。而我们却在之前笑他们傻,我发现自己错了,没有傻的人只有肯为别人付出生命拯救祖国的真正英雄。当冯老师在上面讲时,我是一直低头的`,我不敢抬头面对前面的烈士墓。我觉得自己不配做中国人,对不起烈士为我们付出的生命。在我自悲时,觉得烈士活了过来,对我说:“顾梦妮不要自卑,你是合格的中国人,虽然你没去抛头颅洒鲜血,可是你不是在努力学习吗?这也是你对中国的奉献呀!”我听了,觉得不自卑了,因为我会把理想实现。虽然我的理想很难实现但我也会努力去实现。我的理想也是全中国人民的理想,就是赶走侵略者振兴中国,把中国变得强盛。也许这个理想我直到死也做不到,但我现在也要努力争取去实现它。

我虽然是一个小学生,但我会努力实现振兴中国的梦。我要在这对全国人民发誓我顾梦妮从现在起会努力奋斗将来可以振新中国,为送命的烈士报仇。

清明扫墓随笔14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一家人都要去扫墓。但是今年的扫墓却让我异常难忘。

这天是清明节,一大早,我们全家人便早早地起来,来到爷爷家接爷爷伯伯。准备好的供品、鲜花。于是,我们四个人便去我们的老家莲北上脑村。

早晨,晴朗的天气,虽没有诗中描写的纷纷细雨,但有凉凉的春风吹拂。我平时也没有起床这么早,穿的比较单薄,不时地打一个寒颤,我好久没出远门了,一路上我没一丝困意。爷爷又对爸爸和爸爸讲述了已故太爷太奶的音容笑貌,陈年往事。我在旁边听得特起劲。过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艰辛,对于生于21世纪的我可能没能全部理解,但通过爷爷将近一小时的讲述,我脑海里浮现了许多情景,使我就、觉得,太爷、太奶依旧活在我们身边。我暗想,太爷、太奶,您们在天堂那边还好吗?

一路上,司机将车开得平稳,也许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村口的一片空地上停满了大小的车,行人手持鲜花,络绎不绝。远远地就闻到烧冥币的味道。偶尔,惊闻刺耳的爆竹,嫩绿的.从土里像卫士一样肃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墓上已摆好鲜花与供品。人们忙着祭祀先人,各个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红红的。

我们四人找到太爷的公墓,摆好供品,鲜花和香炉。爸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礼。我的思绪便随着爸爸点好的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墓碑四周扔了一些燃烧着的纸钱,同时说:“我爷爷、奶奶腿脚不好,你们(注:你们指孤魂野鬼)别跟他们抢。”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山上的风不时的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这暖和好比是来自太爷的拥抱。我心里默记着……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我虽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我内心对太爷还是挺想念的,也许是血浓与水的缘故吧!我主动用红漆瞄了一下墓碑上的字,把它更新了。爷爷、伯伯看着我轻盈的动作,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与传统,潘家后继有人来延续香火的缘故吧!

今年的清明真是难忘,我想每年的清明节我还要跟爸爸来扫墓。

清明扫墓随笔15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要去给姥爷、老姥姥、姥姥爷上坟,吃完午饭我们一大家子人就去了,终于到黑铁山了,我在车上对妈妈说:“咱们应该买两个花篮。”妈妈说:“我早就买了,在后备箱呢。”我说:“你太有才了!”来到姥爷、老姥姥、姥姥爷的坟前为她们献上花篮插上已点着的香。我们把带来的吃的放到盘子里,摆到地下。哇!才真的好丰盛啊,菜有:馒头、烤鸭、春卷、炸鸡柳。水果有:芒果、黄壤西瓜、橙子、苹果。点心有:饼干、蛋黄派、曲奇饼、桂花糕。妈妈说你的姥爷、老姥姥、姥姥爷在世的时候,都为国家、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姥姥姥在世的时候,脑子非常灵活,是一家之主,只要哪个家庭遇到了困难或者高兴的事,都会来与他说说。遇到困难他会告诉我们怎样处理,遇到开心的事她会与我们一起分享,虽然以后年纪大了,身体不适躺在床上,但也是让保姆常常推她出去晒晒阳光,与院子里的'老人聊聊家常。姥姥谈起她的时候,总是笑容满面。妈妈说:“那个时候家里非常穷,生活条件不好,所以我们要多给他们带好多好吃的、给他们烧很多的纸,好好的孝敬他们。”妈妈说着说着,舅舅已经搭好烧纸的地方,我们带来了五袋黄纸,全部给烧掉,烧完的时候忽然起了一阵风,把所有被烧过的纸都卷走了,姥姥说:“看,你的姥爷、老姥姥、姥姥爷来拿钱了!”最后,我们把他们坟前的杂草什么的全部拔掉,就走了。

虽然我的姥爷、老姥姥、姥姥爷已经去世了,但他们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

《清明扫墓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